查看原文
其他

如何将商学院理论应用于家庭教育?这是三位中欧教授的实践经验

今天是父亲节,一个感恩父爱的日子,也是父亲们思考自身的角色和责任的日子。鲁迅先生曾说,父亲可分为两类:一类是孩子之父,一类是“人”之父。后者会不断思考怎样教育孩子,使其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。商学院理论是否也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?以下是三位中欧教授,也是三位父亲的实践心得,或可对你提供有益借鉴。


每个人要处理很多关系,每个人也有不同的原则。我把我的原则跟大家分享一下,我称它为FESP,即家庭第一(Family First)、有同理心(Empathy)、真诚对待朋友(Sincerity)、严守职业操守(Professional)。


家庭是最重要的。中国有很多的传统,是以牺牲家人的利益作为代价的。如小时候我的父母买了一套很好的积木送给我舅舅的孩子,自己的孩子他们却舍不得买。客人优先,大家都可以理解,但这样的传统我觉得是反现代思维的。


在家庭教育中,身为父母的一项重要工作,是去认识自己孩子的各项潜在能力。


我和太太在讨论女儿去哪里念书的时候,曾经有过争论。直到有位朋友跟我讲,他弟弟的小孩从中国去美国念书,过去以后成绩没问题,但学不进去,因为缺乏对美国的历史和体育精神的了解,就很难融入。


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,因为太太开始就支持女儿去念美国的学校,她觉得中国的教育约束了孩子的思维。我当时有点犹豫,还想要兼得中美教育的长处。但这个事例,把我的想法完全打消掉了。



我女儿是一个文科生,这点从她小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。文科生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东西,所以她要融入美国的教育,是要花很大力气的。


同时,做父母的,要接受自己,也要接受自己的孩子。


孩子在记事了以后,尽量让他做适合做的事情,要避免一个陷阱,就是面子诱惑。中国人对面子很讲究,会说我的孩子一定要进那个班,一定要做这个事,哪怕孩子不喜欢,也要逼着他做。这时候就要避免面子诱惑,因为面子只给别人看一秒钟,而背后所有的代价都是自己承担。你要比较一下,为了这一秒钟,你最后付出了多少代价。


我女儿小的时候,我们家有一位朋友,朋友的儿子跟我女儿差不多大。我女儿丢三落四很厉害,我太太常为此抱怨。结果朋友的太太说,你们偷着笑吧,幸福吧。因为她的儿子永远都很紧张,“妈妈这个东西放好了没有?门锁了没有?”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。我女儿忘性大,在朋友眼中却是一个优点。很多事情你要从各个角度去看,你认为是缺点的,也可能是一个好的优点。



孩子的健康成长,与父母的教育培养方式和父母本身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。正如任何事物的成长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,孩子成长也有自身的规律。

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发现更多的是两种极端情况。一种是过度操纵:在子女教育上,从起跑线开始竞争,逼着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和上各种补习班。另一种是放任自流,在物质上极力满足,而在其他方面却置之不顾。


我们没有什么秘方,就是用了一种比较符合孩子成长发展规律的方式,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然顺畅的环境,按照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,浇水、施肥、阳光、空气,而不是拔苗助长、人工催肥、压抑控制。


从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来看,自信心、兴趣、刻苦努力、善于与人沟通,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


在孩子的学前教育和小学阶段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体育活动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。一开始,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运动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,还觉得这浪费时间,不如让孩子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。但慢慢我体会到,体育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作用很大,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。



例如,从足球活动中,我发现儿子的竞争力和自信心有所提高,特别是当他进球时、他的队获胜时,他的自信心就会变得满满的。从这种集体球类活动中,孩子学会了集体配合和团队意识,同时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。同时,在足球活动中,我们与孩子之间有许多互动的机会和谈论的话题。父母的参与,对孩子的成长实在太重要了。


在婴幼儿早期,父母的爱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缺乏父母爱的孩子,其不利影响在今后成长道路上会以各种形式和问题反映出来。父母本身的言传身教,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。孩子成年离开家庭上学工作后,父母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有限。


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关键影响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。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,忽视了对于子女的爱和关心,特别是父亲角色的缺位在我国非常普遍。父母两地分居、留守儿童,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。父母爱和关心的缺位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弥补的。


爱心加上正确的培养教育方式,就可以使一个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,得到更好的成长发展机会。



我不是教育儿女的专家。作为父母一路走过来,整个过程也是跌跌碰碰。我的优势在于,这条路我边走边观察边思考,现在有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
企业持续成功的核心是“战略方向×组织能力”。儿女成功和企业成功一样,首先要认定目标、找对方向,其次要确保儿女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要素,这就是“杨三角”框架的三大支柱:


培育儿女的杨三角


先说定战略方向的问题。我的思路就是“以终为始”——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后成为怎样的人?这个“终”要放得长远一些,可以以“而立之年”30岁为界。你希望你的孩子在30岁时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你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什么?回答了这个问题,作为父母就要扪心自问: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,是不是为了他的这个结果而准备的?


要达到这个结果,组成三角的各个部分就要相互匹配:第一、你要了解你的孩子,要发掘他的天赋、性格和兴趣,发挥他的潜能;第二、要培养他的自信,鼓励他发挥正能量,敢梦想飞;第三、要给孩子足够的资源、机会和空间,发挥所长。


作为父母,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问:孩子的天赋、性格和兴趣是什么?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我鼓励大家去当孩子的“侦探”,去进行发掘,这当然需要你花时间、用心才能找到。父母的天职就是要去发掘孩子的天赋,用心培养孩子的长处,让他们在合适的土壤里茁壮成长。


作为父母,我们要给子女以引导。从儿女十一岁开始,我就辅导他们怎么订计划,未来十年最希望达成的目标、要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、要怎么做才能实践落地。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自己想通,自己想飞,而不是父母要他学、要他飞。父母所扮演的是一个教练(coach)的角色,从各方面启发、提问,而儿女自己才是梦想的拥有者和计划的主导者。



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就好像放风筝,孩子越飞越高,父母手中的线也越放越长。对父母来说,最困难的应该是青少年时期,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,往往会不赞同你的想法,但只要那根线还握在你手里,你对他的影响力就还是存在的。当孩子说他喜欢什么,想做什么的时候,你最好不要马上下判断说这个没前途,不能做。不然,你们的关系可能会因此产生隔阂。放风筝最怕线断掉,你对风筝失去控制;做父母最怕把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搞得很僵很压抑,你对孩子失去影响力。


所以,我的建议是,父母要掌握好“度”的问题,一方面给予孩子空间去尝试、去体验,看是否能在这领域有长足发展,另一方面要一边观察、一边辅导,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
孩子长大成人的每个阶段,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重来,因此值得我们精心规划和预备,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最大的责任,就是尽全力帮助他们发挥潜能,无论做哪一行,都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

编辑 | 岳顶军


【推荐阅读】

李秀娟:孩子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,需用心去阅读和挖掘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